蓝天白云下的淇县龟背岭,今春新栽植的侧柏和五角枫等树木在蜿蜒的山体上迎风挺立,形成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原来这里浇不上水,树木成活情况不好。后来我们修了路、铺了水管,每天都顺着山道上山浇水,树苗越长越壮。”负责管护林木的高代亮和同伴们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流汩汩地流向树木根部。
在荒凉的龟背岭上种植1.5万亩林地并加大管护力度,是淇县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步伐、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淇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从乡村到城镇、从平原到山区的国土绿化行动,投入资金10.48亿元,造林10万余亩。
如今,淇县形成了以太行山绿色生态廊道为主,以南水北调、高速高铁、太行大道等“五纵五横”廊道绿化为骨架,以森林乡村、森林公园等为点缀的绿化格局。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淇县有着三分之一的山丘区,部分山区石漠化严重,多石、少土、缺水。荒石坡存不住土和水,如何才能把树木种在石头缝里?
“近年来,淇县县委、县政府发扬‘千军万马战太行’的绿化精神,大统筹、大规模、大投入整体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我们探索出一条‘规划先行、科学化施工、工程化管理’山区困难地造林的新模式。”站在庙口镇北大李庄村西侧山坡上,看着茁壮成长的树木IM电竞,淇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成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每年9月份起,淇县就开始谋划冬春山区造林工作。工作人员踏遍拟绿化的每一个山头,研究确定每片山地种植的树种、大小,道路、水管的铺设等,统筹规划绿化任务。
根据科学规划、统一布局,该县创新林业工程管理一线指挥模式,将指挥部设在建设一线,落实项目管理、质量体系控制、档案资料管理等制度。林业技术人员靠前指挥,采用“鱼鳞坑育林板、容器苗客土填、深栽植摆石片、乡土树本土苗”的组合造林技术,从整地到栽植全程统一,栽植了白皮松、五角枫、侧柏、楸树、国槐等生态树种,樱花、桂花、百日红等绿化苗木,枣树、苹果、桃树等经济林苗木。
“喝水管饱,树就好活了。”在北大李庄村西侧绿化后的山坡上,有着多年管护树木经验的护林员王玉海感慨。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该县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建设山上道路、输水管网、蓄水池,做到树栽到哪儿基础设施就保障到哪儿。整个栽植实行全程监管,严把整地、苗木、栽植、浇水、管护“五关”,实现工程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管护周期从1年延长到3年,要求浇水一定要跟上,确保树木根部湿润。同时,全面推行“林长制”,每村设置1名林长,设置2名至5名护林员,全山实行封山禁牧、防火等措施,确保种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去年冬天以来,淇县敢闯敢试,转变理念、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了承担的河南省太行山区石质山区困难地造林示范项目,探索出了困难地造林新模式,在全省推广;与中国碳汇基金会合作实施了淇县生态保护修复碳汇项目园林绿化,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建设新机制;全面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环境全面提升,开辟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新战场;实施花园式工厂(单位)建设,形成生态建设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新业态。
当前,淇县生态建设全面发力,大黑脑山精品绿化、大海线廊道景观带建设成效显著,60个森林乡村、20个花园式工厂(单位)建设全面推进,工业路、思德河等精品廊道绿化工程高标准建成。如今,淇县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7个、省级森林乡村27个、市级森林乡村28个,建设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湿地公园各1个。2022年,淇县获得“省级森林城市”荣誉称IM电竞号。3月10日,全省科学绿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在淇县造林现场进行了实地观摩,淇县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的广泛赞誉。
据悉,该县将进一步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将剩余的10万亩荒山全部绿化,把荒山变公园、乡村变游园,努力绘就生态淇县新画卷。(来源:淇县县委宣传部 杜习忠 汪丽娜 王琦)
连日来,河南省封丘县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农机、农技服务保障,委派农技人员分区、分片下乡开展夏播指导,让机械化作业大显威力IM电竞,紧抓墒情好时机,高效助力农民夏播夏种生产。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大中拖1381台,小拖11482台,播种机9485台,已播种秋季农作物90多万亩。…
核心阅读 这段时间正是毕业季。为更好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各地各部门推动相关政策进企业、进校园、进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