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604,242,08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致力于草原生态恢复、矿山修复、盐碱地改良、荒漠治理等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业务。同时紧跟国家新兴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深度研判行业发展机遇。立足于内蒙古和西北地区广阔的草原资源,积极推动草种、草产业发展,推动生态修复用草、牧草、草坪专用草以及观赏草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已建成草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体系IM电竞。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依托生态修复和草种、草产业,积极开发储备草原碳汇项目,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244.3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93.7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120.25万元。2022年,因客观因素,尤其是呼和浩特地区先后五个多月的时间全面停摆,公司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公司业绩下滑、项目回款下降。
公司一直以来坚持“先数据、再科研、后修复”的蒙草模式。依托“特色种业”+“数字技术”根据不同生态修复区域的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乡土植物等自然条件,给出“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乡土种业体系科研成果应用于生态修复实践领域成果显著。2022年,公司应用于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修复、乌拉盖河流域盐渍化草地治理、科尔沁沙化草地飞播、乌珠穆沁风蚀沙化草原修复、荒漠草原退耕地植被重建、呼伦贝尔扎赉诺尔露天矿生态修复的6项技术入选科创中国林草领域技术应用案例。这些技术应用案例作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技术,涉及不同类型退化草原修复、矿山治理、生物多样性恢复等,通过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向外推介,为带动林草领域创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2022年,公司设计建设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小草公园获2022年缪斯国际设计奖银奖,该项目公司创新“去边界化的生物多样性规划方法”用于生态项目设计,集合了低碳、无废循环、生物多样性、海绵绿地等功能,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低碳生态智慧公园”,已成为内蒙古网红打卡地。
针对规模化生态修复工程的需求,公司继续完善推广创新型新产品“生态种子包”系列产品。“生态种子包”以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依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模拟“天然植物群落”进行种子配比、种子包衣丸化、搭配有机肥、微量元素和菌肥等进行组合,有针对性的修复不同类型退化草原、矿山、废弃地,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报告期内,该系列产品运用于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修复、乌拉盖草原修复、乌拉特草原修复、万亩草原项目、阿鲁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项目、卓资山花田花海项目、金海高架桥两侧绿化项目、伊敏矿项目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持续做好草原生态修复数据平台建设,全面实现生态数据与生态修复技术互联共享。该平台运用互联网、物联网、“3S”等信息化技术,整合近30年的气象、土壤、草原盖度、产量等指标近30多项,集成“水土气生”基础数据,创建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生态修复数据库。数据平台系统根据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域分布规律及特征,将内蒙古全区草原划分为39个区,根据每个区的生态条件及草原退化程度给出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及配套修复用草种“生态包”,实现精准修复。以上技术应用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乌拉盖,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等生态监测项目、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使项目区平均植被盖度提高了50-80%,多年生植物占比提高50%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实施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节约型生态环境建设,广泛应用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中,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固碳能力。开展重度退化草原、沙化草原修复,北部山地草原保护修复以及草原禁牧恢复,修复草原生态系统。
2022年由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历经两年筹建的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中心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为核心,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草种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实现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依托该中心公司正积极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
2022年,公司成功揭榜内蒙古自治区3个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优质苜蓿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羊草和冰草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重要乡土草育种新技术研发与新品种培育推广”。
完成“巴尔虎草木樨状黄芪”、“三河偃麦草”2个植物新品种审定登记,目前,审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共27个。完成中苜10号紫花苜蓿、草原3号杂花苜蓿、中草26号羊草三个品种草转化。公司目前累计已转化牧草和乡土草新品种15个,正在实施商业化推广。2022年,公司全国布局采种田25万亩,引种驯化乡土植物200余种。
2022年公司继续加强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利用,全年采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1700余份;采集作物种质资源2200余份;植物标本采集22000份,组织完成了20000份标本的鉴定。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升级完善数字种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种质资源全流程一码追溯,为优良商品草种推广及技术指导提供完整数据溯源跟踪服务;继续开展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分库建设。
公司是草原碳汇领域较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2010年即成立了内蒙古碳汇评估研究院、2021成立了碳汇科技公司,先后开展了呼伦贝尔、兴安盟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碳储量评估研究,出版《碳汇概要》、《呼伦贝尔市发展草地碳汇初步研究评估报告》、《内蒙古兴安盟林业碳汇初步评估报告》等。报告期内,公司获评“2022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碳中和年度先锋”奖项。
目前,公司是国际和地区草原碳汇行业标准制定的牵头方。公司正在推进国际标准《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碳汇功能评估技术导则》制定,牵头制定《草地固碳增汇减排标准体系》共15项草原碳汇标准。IM电竞这些标准是草原碳汇开发、计量、监测的依据,是草原碳汇交易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与上海环交所、北京绿交所对接启动了碳管理体系建设,已通过人社部教培中心培训了46名碳资产管理专业人员以提升碳资产管理、咨询服务能力。公司在新疆、青海、西藏等中国草原资源丰富的地区均设有生态研究院,这些区域均是公司未来草原碳汇业务开发的重点区域。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草原资源,积极开发、储备碳汇开发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公司分别与东乌旗、镶黄旗签订林业、草原碳汇开发协议,为和林格尔、清水河等地方政府提供碳汇开发咨询服务。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的思路,IM电竞紧紧围绕种质资源科研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应用这一主线开展研发工作,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科研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承担专项科研项目共计179项。包括“草原风蚀沙化治理技术推广转化”、“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等2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黄河流域耐盐碱生产生态型优良草品种的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呼伦贝尔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锡林郭勒盟草地多功能兼用型乡土草高效繁育与加工利用技术集成”、“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等104项省级科研项目。
标准化工作:报告期内,草业方面,由公司牵头和参与制定的草种质量分级、草种贮藏、栽培管理、草种质资源库(圃)建设和管理等16项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碳汇方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获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固碳增汇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项目,填补草地固碳增汇领域标准空白。草原生态修复方面,公司牵头制定的《草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LY/T3323-2022),参与制定的《草原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生物笆技术要求》(NY/T4130-2022)正式发布实施。
目前,公司已累计发布国家、行业IM电竞、地方、团体标准69项,包括2项国标、3项行标、63项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目前正在制定20项,包括1项行标、12项地方标准、7项团标。
知识产权:2022年公司申请专利75项,其中发明19项,主要在植物育种、组织培养、良种繁育、种业生产机械、生态修复技术等领域。公司申报的“一种矿山排土场边坡修复方法”的发明专利入选“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89项;已授权专利239项。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142项草种业相关专利量,名列全球草种业主要创新主体第6名。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管理,多方施策保障存量项目及时回款。对新业务进行审慎评估,优先承接有资金保障、付款及时的项目。进一步调整贷款结构,短期、长期贷款结构更趋合理,资金成本明显下降。加强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法人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详见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第六节“重要事项”,详细描述了报告期内发生的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