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是生态环境具有的周期长,范围广,数据繁多,加上生态环境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会造成形成生态环境数据的空间、结构和语义产生差异,这样就必须建立环境检测技术体系,不仅能够正确指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指明方向,而且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环境保护是贯彻于整个经济建设当中的头等大事,关乎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但是局部地区却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片面地强调经济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缺乏相关的环境检测机制。即使当地政府有相应的环境检测措施,也是应付于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环境检测系统在人员力量和检测质量上都无法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一旦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突发就会显得束手无策。
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环境检测技术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给予的财政资金数目也非常有限,环保工作难以形成完善系统的检测、分析、反馈机制,因此直接导致了环境检测部门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环境检测工作的态度与作风不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技术人员在检测工作中不按照检测规章制度来办事,检测工作做得极不严谨,甚至将检测数据故意造假,给环境保护决策者带来很大的误导。
环境检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人才资源、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上都需要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而环境检测部门实际的情况却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够扎实,不能独立制定出完整可行的检测计划,检测仪器的使用上也显得非常笨拙。在检测仪器的购买配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仪器出现闲置和损坏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此外,环境检测部门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收集,这两项工作作为环境检测制度的重要内容显得极度不到位。
所以,为了进一步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战略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环境检测制度,确保环境检测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它主要注重经济增长发展的长远化模式,在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前提下,保证子孙后代还能享受到丰富的社会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低,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威胁也变得十分严峻,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
我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地处理好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人类文明前进的一大步。
GIS作为多门科学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它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区域的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数字与信息,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地平台,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生态环境的检测是以获取生态环境的信息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表征不同,特征不同,所以有时甚至是对同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利用GIS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理论都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所以说GIS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还为获取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奠定了基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GIS中的数据库的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维护,操作,存储,转换,输出等都为人们的检测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其主要表现:
首先是数据的设置与组织,良好的数据设计与组织可以避免许多野外采集和进行时间上的顺序分析的困难,提高所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应用与组织,有利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研究与。
其次是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技术保障。在生态环境的检测中有可能会出现引用错误的数据,造成检测质量下降的问题。GIS可以设定相关的容量值和技术值,数据误差校正等方法,把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生态环境检测的准确性。
第三就是数据的管理与存取的技术。对于采集回来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值要经过质量的监控,分析等获取有效的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的可存取性决定了所采集的信息价值的大小,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不仅要考虑其存储方式,还要考虑它的可存取性。GIS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方便存取,大大的提高了所收集的数据的价值性。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具有长期性和时效性,需要大范围的,实时的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GIS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参数的定量,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准确的定位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动态的、及时的监测。
生态环境的评价与管理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参数,然后才能对环境进行规划和预测。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区域面分析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生态管理系统的规划程序中,就可以制定出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的传播。GIS为生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生态环境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媒体化与网络化,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由于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环境检测得不到落实,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但是由于GIS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它以其强大的空间存储量和精确地数据分析,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具备了成为检测生态环境以它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力。
[1]薄晓放 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王天泽.生态环境检测中GIS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5).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安全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将取决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两者的根本还在于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被重视与被解决的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否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会逐步消耗。21世纪1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建设意义尤其重大。
第一,资源需求的增加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使得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经济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必然会进一步破坏地表环境,使得生物资源继续减少,森林林线上升,裸岩和裸地增多,导致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会进一步地污染土壤环境和水环境,最终,造成资源枯竭,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二,城市化进程加速,水资源矛盾日渐突出,生活垃圾和噪声污染成为新的城市环境问题。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以20000人/年的速度增加,每年约需增加3900万t生活用水,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增加的水量,每年仅增加的生活用水量在4600万t以上。用水量的增加,加剧了水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得城市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大,城市河流及城市河段的有机物污染会更加严重。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市必须面对的新的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能源需求量增大,机动车类型的大气污染将上升为主要环境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环境中将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经过科学预测,到2010年,西部地区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3万辆,届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45万t,其中CO35万t。到2015年,这三项数据将分别为89万t、70.5万t、56万t。另外二次扬尘污染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如不加以合理控制,因汽车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城市人口将产业聚集,城市道路覆盖面积扩大,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导致散热源集中而且规模巨大,使市区温度高于远郊区,城市“热岛效应”愈来愈明显。据监测,在上世纪80年代,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比远郊区高0.5℃,90年代,由于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家电尤其是空调器的迅速普及,加上城市建设使绿地面积缩小,建筑密度控制不严,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较远郊区高1.0℃以上。这些年,随着西部地区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热岛效应”大有增强趋势。
第五,旅游业进一步开发,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旅游业是西部地区一大支柱产业,西部大开发将会使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更加蓬勃发展,由此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旅游人流的增加将会增大西部地区水资源和能源等的污染和消耗;第二,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使化石燃料进入自然风景区,其燃烧后直接污染当地的空气和水;第三,交通流量增大,汽车尾气污染也随之而来,修车、洗车行业应运而生,其排放污水直接污染水源;第四,白色垃圾伴随旅游业的开发进入景观区产生污染。故而,大力推广“生态旅游”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面对目前西部地区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其继续恶化的趋势,西部地区市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建立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新体系。
第一,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城市规划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摆脱以往缺少环境考虑的规划与决策,而且应该上升到战略层次,以构建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为核心,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城市长远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实现城市全局的整体优化、城市及其周边的协调共生、生态环境的适度开拓以及城市发展持续受益的目标。因此,战略城市规划具有自然与人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特征,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
第二,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系。循环经济理念的核心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及循环经济综合模式。循环经济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和资源、能源不间断地变成废物来换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第三,广大市民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对于广大群众来讲,他们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参与者,因此,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的讲,就是要通过明确公众参与是民众的权利,保障信息透明化和决策民主化,加强与广大市民的沟通,强化市民的责任感,强调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是每一位西部地区市民的责任,让广大市民积极地参与到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速发展之中,并且让广大市民真正地享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企业的环保责任的落实。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社会责任的需要。中国西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西部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内外大量的企业看准了这一商机,纷纷加入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这些企业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环境创造出利润;另一方面也应该承担企业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
第五,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贯彻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环境文化是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环境文化的营造和普及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进程的推进。
[1]张慧敏.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J].经济观察,2007(5).
[2]王勤明,朱若幸.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安全[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2).
金融生态,又可称之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任何一种金融生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我们把作用和影响金融生态的这些环境条件称之为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大体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信用环境等。构建优越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为金融主体运行提供有利的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基础,同时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政府公共服务支撑,必然有利于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内部平衡,从而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优化廊坊市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其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定义不难发现,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在指标框架的构建方面,不仅包含经济性因素,还应当包含一定的非货币性因素,以便涵盖社会进步方面的信息。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秉承以上观念采用了综合性指标体系。但是同时考虑到统计指标的获取便利性以及数据加工处理的复杂度与难度,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由二十个具体指标构成,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GDZCTZ)、财政收入(CZSR)、人口数量(RKSL)、地区生产总值(DQSCZZ)、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JDQSZ)、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CXJMCX)、第一产业值(DYCYZ)、、第二产业值(DECYZ)、第三产业值(DSCYZ)、社会消费品总额(SHXFPZ)、在职职工工资(ZZZGGZ)、工业增加值(GYZJZ)、贷款余额(DKYE)、存款余额(CKYE)、居民消费价格指数(JMXFJG)、外资利用(WZLY)、学校数(XXS)、教师数(JSS)、卫生机构数(WSJGS)、能源消耗(NYXH)。上述选取的指标代表性比较强,并且这些数据均可以便捷、准确地从廊坊市的统计年鉴、经济年鉴或者统计公报中获得。
作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多元统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分析方法,本课题采用了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主要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降低多项指标之间相关造成的复杂性。
首先,针对廊坊市2007年11个区县金融经济数据在SPSS软件中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的三个因子特征值分别为6.632、3.575、2.037,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87.460%。在因子分析中,如果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就能较好的解释各个变量,所以在对廊坊市各区县数据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三个因子较好的反映廊坊市各区县的经济金融情况。
根据表4可以看出三个因子分别包含不同的指标,其中因子一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六个指标;因子二包括人口数量、第三产业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教师数、学校数五个指标;因子三包括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在职职工工资、卫生机构数三个指标。
其次,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的结果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由表5中的因子得分系数和表3中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可得到各区县综合评分公式为F=32.945%fac1+30.470%fac2+24.045%fac3。根据综合评分公式及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区县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排名见表6。
由上表可以看出,廊坊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河市、霸州市的金融经济发展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特别是三河市。三河市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京,受北京金融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霸州市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实施了银企对接工程,有效地化解了金融产品供需矛盾,因此增大了与各个区县之间的差距。
通过对廊坊市2004~2008年经济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廊坊市经济金融整体水平得到了一个较快发展。在五年之内固定资产投资由265.5亿元增加到926.0亿元,增幅达到248.78%;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17.1亿元增加到807.1亿元,增幅达到93.50%;贷款余额由362.5亿元增加到735.6亿元,增幅达到102.92%;外资利用由2.2亿元增加到4.2亿元,增幅达到90.91%。总体上说明廊坊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廊坊市加大了对经济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业改革,加强了法制建设和诚信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建议各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金融知识、信贷政策的宣传,积极向企业、政府、社会各界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法律法规和信贷政策,争取社会各界对金融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文化氛围、法制氛围,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有效传导货币信贷政策,增强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效果。
当前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缓,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大量有效需求。而且,中介机构经营不规范,执业水准参差不齐。部分会计、审计事务所单纯迎合客户要求出具虚假的资信证明,甚至高估企业资产来骗贷或抵贷,低估银行准备处置的抵贷资产。为了有效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和资产处置成本,首先,要加快培育中介服务业。积极引进征信公司、资信公司等,依法实行信用服务的第三方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真实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全社会工作效率。其次,要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问题的核心就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堪忧。因此,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能有效地提高现有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增强其融资能力。
目前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工商税务、金融机构等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档案系统相互封闭,造成拥有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和相互壁垒。又因为一直缺乏对失信者严惩的规章制度,才给失信者留下了可乘之机。要杜绝这种失信行为的发生,必须由政府组织有关各方搭建一个畅通、对称、高效的共享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定期公开披露。对不守信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采取社会、行政、组织、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对不守信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取组织和经济并举的手段,严肃处理有关的领导和人员。对守信的企业颁发信用卡,纳入重点扶持企业范畴,在信贷、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并由政府和各行业协会进行表彰奖励。
由于地方保护时有存在,银行债权案件久拖不决、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执行周期过长,致使金融债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法律是信用机制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没有法律的支持,信用机制就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司法机关的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保证司法公正。特别是应当防止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其次,要大力加强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切实受到保护,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一开始就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政府、企业、银行作为金融博弈的三方,是金融发展的“铁三角”。银行、企业是买卖的双方,政府居其中,应一手拉企业,一手拉银行,为微观经济的两个主体提供环境支持、搭建平台,从而形成企业融资、银行征信及政府规划三方共赢的和谐局面。
[1]庞项平.因子分析在青海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9).
1.1.1柘林湖水质整体处于III类,部分入湖支流相对较差由《2000-2011年柘林湖水质状况报告》的监测数据可知,近10年来柘林湖湖体水质由2003年的I类水质下降到Ⅱ类;再从2004年开始下降到Ⅲ类水质,持续到目前一直保持在Ⅲ类水质。其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4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图如图1和图2所示,总磷和总氮维持稳定在Ⅲ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在Ⅱ类[5]。由于柘林湖湖泊水面积较大,水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水质较好的情况下,沿岸带及部分库湾水质明显差于湖心和坝上处水质,局部入湖水域还存在一定污染问题,水环境依然脆弱。
1.1.2柘林湖水体整体呈中营养状态,但在部分季节局部湖湾水体中蓝藻成为次优势类群之一,局部湖湾生态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在2010-2011年的调查中发现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湖区的浮游植物类群1石臼湖概况石臼湖位于南京市西南部的苏皖交界线.65km2,属于构造型浅水湖泊.它是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经胭脂河与秦淮河相连,由江苏省溧水、高淳和安徽省当涂这3个县共同管理.石臼湖地处北亚热带江南湿润区,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温度为15.7℃,年降雨量1046mm,年蒸发量1106.1mm,平均水位6.92m,平均水深1.67m,蓄水量3.5亿m3,湖水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及大气降水补给,具有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13].湖区周围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水杉和意杨等乔木树种;茭笋和芦苇等挺水植物;茨实、菱和浮萍等浮水植物及湖滩蔓生莎草.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人类生产活动,如废水排放、围湖造田及过度养殖等已严重威胁石臼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石臼湖江苏段地表水环境监测资料显示,近几年石臼湖大部分湖区水质已处于Ⅳ~Ⅴ类状态,水体生态系统退化明显[14,15].
2.1样品采集受百年一遇的春旱影响,石臼湖大面积湖区干涸.2011年5月采集了石臼湖已干裂湖底的沉积物样品(31°29N,118°57E),见图1.采样选取了无人为扰动的3个20cm×30cm样品采集区(SJ-1、SJ-2和SJ-3).采样时,首先去除掉沉积物表面薄薄的一层,然后分层采集0~30cm之间的样品,每层厚度0.5cm.采样过程中,所用的铁铲事先清洗干净,凡是样品要接触的地方,手及其它物品都避免直接与之接触.样品采完称湿重后立即置于冰上,运至实验室放入冰箱中-40℃冷藏.对SJ-1和SJ-2样品进行了有机碳、氮元素测定,得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考虑到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周期较长以及SJ-2样品的分析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了SJ-2样品进行210Pb定年及正构烷烃和单体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
2.2.1210Pb定年称取风干、研磨、过100目筛后的样品(10±0.5)g装满同一规格的塑料容器中,蜡封20d,使226Ra和210Pb处于永久衰变平衡体系,然后利用高纯锗γ谱仪(GWL-120-15,USA)进行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每个样品的测量时间≥40000s(实时).样品中过剩210Pb比活度(用210Pbex表示)为210Pb比活度与226Ra比活度的差值.210Pb的比活度由46.5keV处γ射线keV处γ射线Pbex垂直剖面及深度与年代对应图.从中可以看出,沉积物剖面0~9.5cm范围内210Pbex比活度明显增大且在高值范围内波动,沉积速率也随着深度变浅显著增大.究其原因,可能与人类活动导致大量陆源泥沙携带210Pb进入水体进而沉积到湖底有关.本实验中沉积物样品定年深度为0~26.5cm,27~30cm处无法读数,可能是由于该处样品中210Pb含量过少,仪器无法检测出.石臼湖是典型的浅水型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沉积速率存在多变性,因此计算采用CRS(稳恒沉积通量)模式[16,17],得到0~26.5cm沉积物样品的沉积速率为0.18cma-1,年代跨度为1862~2010年.据相关资料表明,自1969年起,石臼湖地区开始围湖造田,1974年左右达到顶峰[18].对湖区进行大面积围垦可能会造成某一时期内210Pb的大量沉积,因此,根据CRS模式计算结果,将距表层9.5cm处的沉积物样品定为1974年是基本可信的.
2.2.2总有机碳及总氮分析称取经过冷冻干燥后研磨至200目的样品1g放入30mL离心管中,用10%(体积比)的稀盐酸浸泡24h以上,使样品中的碳酸盐充分溶解,用去离子水冲洗多次以去除碳酸盐,清洗后的样品放入烘箱中于50℃烘干.取适量烘干的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元素分析在元素分析仪(VarioEl-Ⅲ,USA)上进行.数据结果表达为TOC(%,质量分数)和TN(%,质量分数).每个样品均测定平行双样,最终结果为其平均值.对某一样品重复测试(5次),其标准偏差σ为:±0.02%(以C计,质量分数)C和±0.003%(以N计,质量分数).
2.2.3正构烷烃及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至200目加二氯甲烷/甲醇(97∶3,体积比)混合溶剂索氏抽提72h.为除去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硫元素,抽提前在圆底烧瓶底部加入过量经活化处理的铜片.抽提液经过40℃旋转、蒸发和浓缩后,用氧化铝/硅胶柱(1∶3,体积比)分离出烷烃组分和极性组分.运用气相色谱仪对样品中烷烃组分的碳数分布进行测定,气相色谱(GC)分析符合要求之后,选取其中部分样品进行色谱-质谱(GC-MS)分析,确定各碳峰的具置.对色谱峰进行手动积分来确定不同碳数烷烃的相对丰度.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HP6890Ⅱ,USA)测定样品中烷烃的碳数分布,色谱柱为DB-5MS硅熔融毛细管色谱柱(30m长×0.25mm内径×0.25μm涂层).无分流进样1~1.2μL,进样口温度为29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恒温2min,以15℃min-1升至150℃,再经过4℃min-1升温至290℃,恒温20min.色谱-质谱分析采用气相色谱(HP6890Ⅱ,USA)-质谱(GVInstrumentsIsoPrime,USA)联用仪,色谱柱及升温程序与GC分析一致,质谱扫描范围为50~550u,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1.0mLmin-1.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分析:经色谱-质谱分析后的烷烃组分进行尿素络合得到正构烷烃,运用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仪(GVIsoprimeGC-IRMS,USA)对正构烷烃组分进行单体碳同位素分析,色谱柱为DB-5MS硅熔融毛细管色谱柱(60m长×0.25mm内径×0.25μm涂层),氮气作载气.无分流进样1~1.2μL,进样口温度为290℃.色谱与质谱的接口温度为85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80℃,恒温2min,以15℃min-1升至150℃,再经过4℃min-1升温至290℃,恒温15min.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计算按PDB标准进行。
3.1沉积物中TOC、TN及C/N的剖面分布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大多数以有机碳和有机氮形式存在,因此TOC、TN和C/N的值可以反映一定时期湖泊的生产能力.研究表明,湖泊中来自藻类的有机物C/N值一般在4~10之间,而来自陆生脉管植物的C/N值多数>12[19]。石臼湖沉积物中TOC、TN和C/N明显呈现三阶段变化:沉积物剖面11~30cm处,TOC范围为0.28%~0.87%,均值为0.60%,TN范围为0.04%~0.10%,均值为0.07%,C/N范围为6.7~10.0,均值为8.2,此阶段C/N在16.5~19cm处出现峰值,说明此深度范围陆源有机质输入比例增大,而TOC和TN含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增长趋势缓慢,反映湖泊自然演化过程,湖区整体生态环境较为稳定;8~10.5cm处,TOC范围为0.89%~2.63%,均值为1.99%,TN范围为0.10%~0.28%,均值为0.21%,C/N范围为8.6~10.4,均值为9.5,此阶段TOC、TN和C/N均随深度的变浅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可见此阶段受大量陆源有机质及湖泊自身内源有机质的影响,湖泊的营养程度较前一时期相比明显提高,可能与此阶段大量的人类活动有关;0~7.5cm处,TOC范围为1.94%~2.38%,均值为2.20%,TN范围为0.23%~0.28%,均值为0.26%,C/N范围为8.2~9.3,均值为8.5,此阶段TOC、TN含量仍处于高值范畴,而C/N较前一时期有所降低表明此阶段藻类等内源有机质贡献比例增大,湖泊的营养程度进一步提高,水体质量逐渐恶化.
3.2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碳分子的组成特征石臼湖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16~C33,总体呈现以中高碳数正构烷烃为主的分布特征,并且在C25~C31范围内有显著的奇偶优势.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得到沉积物样品正构烷烃碳优势指数(CPI)范围为3.2~7.0,均值为4.5,奇偶优势(OEP)范围为3.0~6.7,均值为4.5,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随着埋藏深度的变化,正构烷烃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会发生变化.如图5所示,沉积物剖面26.5~30cm处,C17~C19的相对含量较高且波动范围较大,C27~C31的相对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11~26cm处,C17~C19、C21~C25及C27~C31的相对含量均较为稳定,且高碳数正构烷烃所占比重较大,可见此时段湖泊的营养程度不高,水体质量相对较好;0~10.5cm处,尤其8~10.5cm处,C17~C19和C21~C25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且稳定在高值范畴,而高碳数正构烷烃相对含量有相对减少趋势,表明此沉积时段菌藻类和水生植物的数量明显增多,此结果与C/N结果较一致,共同指示此时期内石臼湖水体营养程度显著提高.来自漂浮、沉水和挺水植物的正构烷烃以C21、C23和C25为主,而细菌和藻类的正构烷烃主要则以C17为主,利用3C17/(C21+C23+C25)比值可以揭示菌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对石臼湖沉积物有机质的相对贡献(图6).沉积物样品3C17/(C21+C23+C25)范围为0.1~0.7,均值为0.3,表明相对于藻类而言,大型水生植物对沉积物中有机质的贡献占据优势.从图6可以看出,沉积物剖面26.5~30cm,3C17/(C21+C23+C25)在0.3~0.7范围内波动,均值为0.5,说明菌藻类对有机质的贡献相对较多;11~26cm处比值稳定在较低范围内,均值为0.2,说明此时期大型水生植物对有机质输入占绝对优势,菌藻类含量相对较少;8~10.5cm处比值仍然处于较低范围内,均值为0.3,然而,对C/N及中低碳数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的分析说明此阶段湖泊的营养程度显著提高,水体环境质量恶化,3C17/(C21+C23+C25)比值之所以仍处在低值范围,究其原因可能是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造成了湖泊内藻类和一些大型水生植物均大量生长的缘故;0~7.5cm随着深度的变浅,比值显著增大,均值达到0.6,表明菌藻对有机质的贡献量增大,富营养化问题逐渐凸显.根据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正构烷烃化合物以C31为主峰碳时,草本植物占优势;而木本植物占优势时,正构烷烃化合物则以C27和C29为主峰碳,(C27+C29)/2C31比值变化可以反映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类型的变化:比值增加,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过渡;比值减小,木本植物向草本植物过渡[7,11,23,24].现代湖泊沉积物长链正构烷烃(碳数>C25)的平均碳链长度(ACL)值也可以用来指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相对输入贡献:ACL值增大,表明草本植物所占的比例较木本植物多。
3.3长链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对湖区植被的估算正构烷烃分布特征指示一定时期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反演湖区气候和环境变化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不同的生物体中可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正构烷烃组成,这使得由众多生物来源所形成的湖泊沉积物难以区分具体的生物输入源。
3.4人类活动与湖区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探讨根据石臼湖沉积物TOC、TN及C/N剖面分布,结合210Pb的定年结果大致可以将沉积物样品按以下3个沉积时段进行划分:第1阶段为1862~1970年(11~26.5cm),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但随着埋藏深度变浅有缓慢增加的趋势;第2阶段为1970~1983年(8~10.5cm),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约是上一沉积时段的3~4倍,湖泊营养程度明显提高,水体生态环境恶化;第3阶段为1983~2010年(0~7.5cm),有机质含量仍处于高值范畴,湖区生态环境整体呈现退化趋势.石臼湖近现代生态环境的演变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沉积物进行正构烷烃及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得到结果大致与TOC、TN、C/N的总体特征相一致.因此,大致可以根据上述划分的3个阶段探讨人类活动与湖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
第1阶段:1862~1970年,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变浅缓慢增加,但总体处于低值范畴,C/N在1950~1955年附近出现峰值.结合正构烷烃及单体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又可以将该时段划分为2个亚时段.第1亚时段为1862~1950年,中低碳数正构烷烃相对含量较低说明湖泊内菌藻类及水生植物的含量较少;(C27+C29)/2C31体现该沉积时段在木本植物占优势的生态格局下,草本植物的含量相对较低;长链正构烷烃δ13C值反映此时期C3植物含量相对稳定,反演湖区气候条件也较为稳定.由此可以推断,1862~1950年,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较小,湖区整体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第2亚时段为1950~1970年,此时期C/N增大,表明陆源有机质输入量开始增多,可能与此时期人们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关;(C27+C29)/2C31在1956年之后明显减小,则可能与1958年前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的兴起有关,人们为了获取能源大量砍伐湖区植被,造成了湖区周围木本植物大量减少[39].这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开始对湖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湖区生态环境开始退化.
第2阶段:1970~1983年,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C/N在1977年附近再次形成峰值,可见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量进一步增大.中低碳数正构烷烃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指示此时期内石臼湖菌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生长,湖泊营养程度显著提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此时期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含有氮磷元素的化肥及将含有大量营养盐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泊有关[39].(C27+C29)/2C31在该时期内明显增大,并在1977年附近形成峰值,表明草本植物的含量急剧降低.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时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对湖区进行大面积围垦造成的.有资料表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石臼湖四周沿湖围垦出现高潮,直接导致了湖泊面积由原来的264km2缩小为214km2,减少了近19%,毗邻石臼湖的丹阳湖正是因为此时期的过度围垦而消亡的[14,18].湖区植被的迅速减少一方面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积聚的大量有机质被地表径流带入湖泊中,有利于水生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营养程度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会使植被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导致降水量减少,气候干旱,这与长链正构烷烃δ13C值指示的此时期C3植物含量迅速降低相吻合.由此推断,此时期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造成了湖区生态环境出现急剧恶化.
第3阶段:1983~2010年,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仍处于高值范畴,C/N逐渐减小体现出湖泊内源有机质的贡献作用不断加强.中低碳数正构烷烃的相对含量仍较高,尤其是C17的含量在此时期内显著增加,反映水体中菌藻类含量迅速提高,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凸显.这一方面可能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关,石臼湖江苏段5镇分别布设一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其产生的工业废水大多直接排放进入湖区,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湖区周围农业生产中持续增长的化肥农药投入有关[39].(C27+C29)/2C31表明湖区草本植物逐渐得到恢复.随着对湖区的围垦逐渐停止及流域内环境管理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人类活动对湖区的影响较前一时期相比有所减弱,陆生高等植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气候条件也相对缓和.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大量污染物质流入石臼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没有根本得到改善,湖区整体生态环境呈现出相对退化的趋势[40].4结论(1)石臼湖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化合物以C29为主峰碳,C25、C27和C31为次主峰,且高碳数正构烷烃具有显著的奇偶优势;C/N及(C27+C29)/2C31指示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菌藻类、水生植物及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且陆生高等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2)随着石臼湖沉积物埋藏深度的变浅,TOC、TN含量逐渐增加,1970年后尤为显著;C/N在此1983年之后逐渐降低体现湖泊内源有机质输入量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3)长链正构烷烃δ13C值反映石臼湖地区植被以C3植物为主,并且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C3植物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逐渐恢复的趋势.(4)人类活动与湖区生态环境演变可划分为3个时期:1862~1970年,人类活动对石臼湖的影响较小,湖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1970~1983年,大量的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及极端的气候条件使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陆生植被急剧减少,水体中菌藻大量生长;1983~2010年,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所减弱,但湖泊富营养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湖区生态环境呈现相对退化趋势.
习作内容:第一单元课文中出现了不少“人物”。在作家笔下,他们的故事多有意思啊!请你挑选其中的三个(要求不是同一课出现的)作为主要“人物”,展开想象,重新编一个童话,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跟同学互相交流,看谁编的童话生动有趣。
习作指导:1.先按要求确定三个主要“人物”,想象他们在故事中会是怎样的关系。2.进一步思考:他们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结果又会怎样?3.给准备编的故事拟个题目。可以以人物为题,以内容为题,以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然后,根据想好的大意编写完整的故事。4.记住,你的这个童话故事要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5.完成后自己先修改,再和同学交换修改,使童话更生动有趣。
有一次,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第二天,一位巫师来到了王宫,对国王说:“您做的梦完全是乌鸦在作怪。”国王听信了巫师的话,立刻命令城里的锡兵去捕捉乌鸦。
就这样,乌鸦死的死,伤的伤。时光流逝,转眼间过了一年。乌鸦几乎没剩几只了。一天,有一只幼小的乌鸦被锡兵打伤了,它艰难地飞啊飞,直到第二天,它才飞到没头脑的家里。它一边伤心地哭泣,一边跟没头脑讲述它们的悲惨遭遇。没头脑听了气愤极了,说:“真是岂有此理,国王肯定是受了巫师的蛊惑,我一定要去面见国王,为你们讨回公道!”没头脑为小乌鸦包扎好伤口就马上动身去王宫。经过两天时间终于到王宫了,在锡兵的带领下他见到了国王,国王不但没听他的劝告,还把他轰出了王宫。
过了几年,全国上下到处都是害虫,人们的庄稼都遭到了害虫的破坏,甚至连王宫里也到处都是。国王这才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他没想到他下令捕捉的乌鸦其实是捉害虫的能手。
第二天,没头脑又去找国王,国王一见到他,马上迎了上去,说:“当初我真应该听你的,我已经放了捕捉的所有乌鸦。”没头脑说:“是啊,我们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点金石: 小作者首先从第一单元课文中选取了国王、乌鸦、锡兵和没头脑,然后自己加了一个巫师。通过想象,他把这些人物组织在一起。总的看来,这个童话故事创编得合情合理,中规中矩,告诉了人们一个不能忘记的道理:保护生态环境很重要!不过,想象作文忌老套、虚空,最怕读者一看开头,就知道你结尾想说什么。所以,同学们写想象作文时要尽情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越神奇,越能引人入胜;越匠心独运,越能出人意表。
目前,国内外对“城乡结合部”尚无统一的定义,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个社会基本组织形式在空间分布上的过渡地域;或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已经开始“城市化”,但还未完全融入城市体系的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是由于这种过渡地带的特殊性,管理上往往会出现盲区,城乡结合部频发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城市管理中最为棘手的地区之一。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长沙市常住人口为704411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138719人相比,10年共增加905399人,增长14.75%。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区扩张,导致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和环境法规,已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议题之一。笔者以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城乡结合部为调查对象,对其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位于长沙市东郊,距市政府4km,面积22.85km2,人口21万,辖东湖、合平、新安、望龙、张公岭、西龙、东屯、东岸、杉木9个村委会和渔场、果场,共113个村民小组。全乡交通便利,319国道和107国道纵横过境,浏阳河蜿蜒穿过全境,为工农业生产及发展提供了最为便利的自然条件。乡镇企业有铝材、汽车配件、化工、灯具、纸箱、印刷、建筑材料等行业。农业主产蔬菜、水稻,兼产猪、鱼、果等副食品,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该乡经济以年均20%左右的增幅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导致当地的土地承载率增加,环境负荷增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如地表水遭污染、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作为湘江一级支流的浏阳河河水的污染,直接影响湘江流域的环境质量,其辐射效果大大加强。 1.2调查方法和内容 于2011年7月选择东岸乡东湖村、东岸村、东屯村、合平村、杉木村5个村庄为典型调查区域,采用访谈、调查问卷、实地勘察、典型取样和室内分析等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基本情况包括各村庄的土地利用、生活垃圾处理、水环境、交通状况和噪声污染等情况,共计填写调查问卷2700份。 2东岸乡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1土地利用现状 2.1.1耕地面积锐减 近年来,由于市政建设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大批市区人口或外来人口迁移到城乡结合部,据统计城乡结合部的人口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非农建设势头强劲,大量占用了耕地,使得耕地面积锐减。调查发现:5个村的居民住宅用地、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就占到了土地总面积的90%,耕地所占面积极少。其中东湖村的总面积为127hm2,耕地和绿地面积才12.67hm2,在其他几个村中,情况更加不可思议,调查数据及结果表面基本无耕地面积。 2.1.2违章建筑现象严重 2011年8月,星辰在线报道芙蓉区政府城管执法大队对东岸乡西龙村耕地上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这片1.67hm2的耕地上仅1年半的时间就逐步被违章建筑所占用。全乡大约有10000m2的耕地被违章用来建筑仓库和食品加工厂,尽管有政府的干涉,但农民私自乱搭乱建的现象仍屡禁不止。 2.1.3土地资源闲置浪费 城乡结合部乡镇企业多,盲目占地布点现象严重,多占多用、占而不用等造成严重的土地浪费。如人民东路附近的杉木村、望龙村的41.524hm2耕地,在2007年4月被华夏项目建设征收了4年半,至今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2.1.4土壤污染严重 城乡结合部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于整体开发区,配套设施不齐全。有些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简陋,缺乏防污减排的意识和手段,更不愿投资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致使污染物随意排放,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同时外来人口的增加,也是土壤污染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固体废弃物处理 2.2.1生活垃圾当地居民主要采取“户集中-村回收-区转运-市垃圾场填埋”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每户发放分类垃圾桶,每组设有垃圾箱,各村建立垃圾转运站,街道也安放相应的分类收集垃圾桶,垃圾则由环保专职人员日清日运,实现分类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综合处理,使固体废物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虽然这种处理方式非常合理,但处理率各村庄之间有一定差异(见表1)。东屯村作为城中村,由于人口密集度高,生活垃圾污染最为严重,垃圾日产量高达40吨,每天清理1次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杉木村的生活垃圾污染也较严重,垃圾日产量达18吨,且处理率低;东岸村以农贸市场内生活垃圾污染最严重,垃圾种类主要有菜叶、塑料袋、水果皮等;东湖村和合平村的垃圾处理效果相对较好,基本上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个垃圾桶,环保专职员于每日8点、16点进行两次清运,基本上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全部回收。此外,城乡结合部还散落许多棚户居民区,其居民大多靠拾荒而生,拾回的垃圾随意堆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2.2.2建筑垃圾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建设,建筑垃圾大量产生且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在村道旁和市场边,各种废弃的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质量。 2.3水环境状况 2.3.1污水排放量大 ,处理率低由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增加,居民区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调查显示:5个村的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39.2%~87.8%范围波动。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数量的增加,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见表2)。调查发现,东岸乡的人口共45663人,日总排放量20548.4m3,人均日排放量0.45m3。调查还发现,安置小区内的居民生活污水人均日排放量为0.242m3,而未安置小区的居民日排放量达到0.502m3。除生活污水外,还有第三产业、养殖业的污水排放等。#p#分页标题#e# 2.3.2地表水污染严重,饮用水水质较差 表3为东岸乡5个村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情况调查结果。从表3中可知,4个饮用水水样中,化学耗氮量(COD)、硝态氮、氨氮和总氮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44.00mg/L、22.30mg/L、2.93mg/L,超过水质二级标准的23倍、0.115倍、1.93倍。这表明东岸乡的饮用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东屯村最为严重。东屯村是典型的城中村,第三产业发达,外来人口多,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未进行合理处置而污染地下水。在调查水塘及水沟的水环境时,杉木村污染最严重,其COD含量高达1272mg/L,总氮含量达到163.1mg/L,超过灌溉水质标准的5.36倍和12.59倍,其原因是该村畜禽业较发达,约有100个猪场,集中在杉木村6队(杉木港旁),每天大约产生500吨畜禽粪便水,未经任何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港中,最后汇入浏阳河,成为浏阳河的污染源之一。 2.4交通状况和噪声污染 调查发现,东岸乡的交通噪声已成为噪声污染问题之一。图1为5个村庄的主要交通路段随机15分钟内的噪声级别及车流量。从图1中可知,各观测点噪音大概都在70分贝左右,根据噪声标准,5个村的噪声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人们的生活作息。分析该区域交通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路面设施情况差。东屯村主干线道路设施较好,但村中大部分道路仍为泥土路,且没有排水设施,致使村中部分废水直接排放到的地面上,大大加深了道路的泥泞度。东湖村因紧邻榔梨镇,15分钟内经过的车辆高达224辆,交通流量大,水泥路面承载能力不够,路面设施情况极差。(2)交通管理力度不够。杉木村地处十字路口,由于村里厂房仓库众多,村外又无支线道路,外来运货车从村中横穿而过,来往车辆繁多且道路十分狭窄,最主要的原因是无交通信号灯或无交通管制人员,所以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给附近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3)居民对交通法规认识不够。杉木村的主要交通十字路口和东岸村立交桥下常年有商贩摆摊,这种小型市场大大加深了狭窄道路的拥挤度。 3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1居民构成复杂,管理困难 城乡结合部人口构成十分复杂,既有村民也有市民,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人口构成的多元化和不稳定性给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且居住在此地的流动人口具有不确定性,他们把城乡结合部当作农村到城市的跳板,在心理上未将暂居地当作自己的家园,在行动上没有体现自身的环保意识。 3.2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由于城乡结合部土地附加值不断提升,村民们为了谋取更高的利益,肆意扩建厂房用于出租;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张占用大量耕地,村民成为“三无”农民,他们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从而导致土地的无序使用。城乡结合部很多小工厂分散在居民区内,很难监管其生产过程,固体垃圾随意堆放,生活污水及粪便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给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城市规划还未涉及到这些区域,所以很难进行综合治理。 3.3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工业和大城市中,农村通过财政渠道很难得到污染环境治理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专项治理经费,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实际情况所需,更重要的是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此类环境污染问题。 4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第一,做好总体规划,尽快将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范围,加强道路和下水管道建设,消除地表污水的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各类排污设施,减轻地表水和河流的污染;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缩短垃圾在生活区周边的停留时间;加强对市场和村庄中各类工厂的监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对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行为加以严惩。 第二,大力加强环保宣传,增强城乡结合部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普及环保意识中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各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2)广泛深入地对公众进行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使广大民众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自觉遵守和履行环境法规,成为环保公民。 第三,加大城乡结合部环保投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扩大绿地面积,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将环境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统筹起来,建设和谐的城市社区。同时,加强环保机构设置,采取更直接、更有效的手段解决各类环境污染问题。
陕西省渭南和华县之间的界河名赤水河,东、西两岸各有一座同名小镇分属两地。数千年来,一直是陕西关中东去中原的关陕大道必经之地。古往今来,经过的商旅行人、铁骑战车不计其数,如今都已成过眼云烟。唯有连接两岸而结构独特的古老石桥依然屹立,见证着千百年来人事休咎和环境变迁的历史。
石桥结构的独特之处是它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成了罕见的“桥上桥”。桥面东西长70米,宽5米。上桥九孔,下桥八孔。全由材质、尺寸和加工方式相同的灰白色花岗岩石条砌成。拱形桥洞各高3.5米,宽3.4米。上、下桥的桥柱、桥洞垂直对应。形状、大小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上桥桥面两侧各砌有高一米左右的石质护栏,栏外有九条雕刻精美的石龙,分别镶坐在每个桥洞的拱顶,龙头朝南,吮吸着上游南来的洪水;龙尾向北,指示着下游人渭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日见繁荣,农民生活逐步提高。古镇焕发了青春,石桥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桥上桥的独特结构吸引着无数游人,观光旅游者接踵而至。桥上桥也于1992年被列为省级保护文物。
有关桥上架桥的原因及其历史在当地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一是石桥建于明代,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当地在特大地震的极震区,石桥下陷①,震后在其上架设了上桥;另一种说法也认为下桥建于明代,上桥则是文革时期所建②;第三种说法是:下桥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据《续华州志》记载,下桥重修于清康熙六年③,至“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一场洪水带来的泥沙淤埋了桥眼,才在下桥上增修了上桥”。根据对有关历史资料的考证与分析,上述几种说法均与史实不符。
曾任明参议的渭南籍人南轩写有《赤水隈记》①:“赤水界于渭、华之境,滨水而居者为东、西镇,往称膏腴。顾自嘉(靖)、隆(庆)中,奔流数薄,堡、墉渐圮,迤北尤冲决甚,垅变为沙汀。田日瘠而赋猶取,民殊苦之。县令张栋乃筹费筑堤,以通灌溉……”张栋于明万历年间任渭南县令时筑堤,文中没有说到河上有桥。
明神宗万历卅年,北直隶人王九叙以进士接任渭南县令,见到县城西门外沈河上无桥,过往行人只能徒涉。沋水“旱则成陆,涝则建瓴。其波涛泛溢,视渭加险焉。异时徒杠与梁,虽未病涉,至夏则飘飘付东流耳”,为长久计,遂于次年动工在沈水上“创以石桥”,并于卅五年竣工。万历卅八年继任的县令杨所修又加长了桥身,从此行旅称便,“益称永赖,赤水宜仿为之”②。可见沈水石桥建成后,赤水河上仍无石桥,因而才有“宜仿为之”的建议。
在现存各种版本的华县地方志书中,《华州初志》仅介绍了河名“赤水”是因“周处斩蛟”使河水变赤而得名;《续华州志》中介绍遇仙河“河昔有榷无梁,涉者病之.前郡侯(康熙元年至八年知州王潞)命诸生李明达、乡耆戴永才北伐山石,砌为桥焉”时,还有“灌水(即赤水)昔亦无梁。吐纳乱流,渺橸涨溢”③。
清代时华县属同州府辖区,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版《同州府志·白公桥》也有“华州西灌水上昔无梁。顺治庚子,诸生姚(樊)中杰等创”④。
综上所述,顺治庚子(1660年)以前,赤水河上没有任何桥梁,更不用说石桥了。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版《新续渭南县志·赤水桥》一栏:“顺治庚子(十八年,即1660年)诸生李若兰、樊中杰等十余人创修(石桥),费不给。中丞白如梅捐千金,成于康熙丁未(1667年),号白公梁。”文中明确地指出这时所修的石桥是创修而不是重修;《三续华州志》也简要地记叙了下桥是“自康熙丁未,中丞白公捐金创建”。
《续华州志》记载最详:“有诸生李若兰、渭上诸生樊中杰、姚文英,耆民王希龙……之属。于顺治庚子鸠工命匠,驱石含木,方次第以就大观。则费尤虑其弗给也,中丞白公慨输千金。命渭南县丞孙公、州同知董公督理茸治。而梁告成于康熙丁未(六年,即1667年)。于是民佥曰白公梁。”这就是下桥的来历。
《新续渭南县志》记叙了下桥建成后,“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渐高,堤累决。壬辰(道光十二年,即1832年)郡侯张公禀于道宪,捐集多资。派武生梁清选、耆民马声远督修。共九眼,旁设石栏”。《三续华州志》对修建上桥的原因叙述更详:“至道光中百六十余年,河身渐高,桥眼淤塞,水难畅流。以致堤岸累决,淹没民田无数。赤水南北尽成泽国,居民苦之。壬辰,郡侯张公禀请道宪,捐资重修。砌石增高,两边添设护栏,以防车马倾陷。自是河流复畅,堤岸籍无冲决。”从中可知:共有九孔的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自此就有了这座奇特的桥上桥。架设上桥的原因既不是一场暴雨洪流堵塞的结果,更不是地震使下桥桥身下陷,而是经过160余年的长期淤积,致使下桥桥眼壅塞,流水不畅,两岸常因此遭受洪涝灾害,后才架设了上桥IM电竞。
赤水河的中、上游共有三条支流,分别是东、西涧峪和箭峪。它们都发源于少华山北坡,河源海拔均在2500米左右。上游在基岩山区,流程长度分别在12—13km;出山后,中游流经黄土塬区的流程各长约15km。三条支流汇合后流出黄土塬才称为赤水河。河水通过石桥后,北流3km入渭。上游的出山口和黄土塬边缘的海拔高度分别为800米和400米,由此可以计算出上、中、下游的河床平均比降分别为56‰、28‰、8‰。河床比降的变化影响到流速的大小与河流的携沙、排沙能力,因此在山口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而赤水桥所在的下游河段则比较容易形成淤积。
上、中、下游河床比降、流速的变化是所有河流共有的特点和自然规律。影响河床淤积速度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河水的泥沙含量及其变化情况。
明朝中叶以后,人口增长加大了对耕地的需求。不合理的过度开垦带来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增多。所以才有嘉靖、隆庆以来的“奔流数薄”和万历年间修堤之举。经历了清初的康、乾时期,初步医治了明末、清初战乱和天灾人祸带来的创伤,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再次造成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平原地区人口过载,黄土塬区和基岩山地先后成了农耕开垦的目标。滥垦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下游淤积速度日益加大。
自公元1667年下桥建成到公元1832年,由于河床淤积,桥眼壅塞,水流不畅,以致于堤岸累决,洪涝成灾,前后历经了165年。下桥加上桥基的高度为4.5米,以完全壅塞计,平均每年的淤积速率为26.7毫米。上桥于道光年间建成后,“至咸(丰)、同(治)间,山内开垦日甚,河身渐淤渐高,较堤反而隆起丈余,故累致冲决。同治乙巳(1869年),左爵帅(宗棠)委侯补知县瞿良斌会同华、渭官绅,令民挖沙筑堤,俾河水直达于渭”①。现场勘查可知:上桥全高4米,桥面即在河堤上。如果当时的河床较堤面还高出丈余,则比下桥桥面高出7米。自公元1832年算起,仅历时37年。年均淤积速率达190毫米,超出前一段时期淤积速率的7倍。当时淤积速率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山内开垦日甚”,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其结果是赤水河下游在清末已成悬河。
和赤水石桥相邻,而且形成、演变历史相近的遇仙河石桥同样记录了这一时期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所带来的恶果。遇仙桥也始建于清初(康熙元年至八年间),地方志中所说“续志昔无梁,诸生李明达、耆民戴永才北伐山石砌为桥。雍、乾两朝屡修茸……光绪十五年,桥东决。上宪拨金三百完缮之。廿一年水涨,桥将圮。周太守懋臣来勘,加修桥身五尺。拨银一千一百六十五两……戊戌(1898年)三月桥成”②。
对遇仙河石桥附近河床严重淤积,清末已成悬河,及水患频繁的原因等问题,当时的学者也作了精辟的分析:“乾隆四十年,郡侯潘公时选谕耆民胡芸、胡元颖等募资重修。迄今百余年,河底沙淤渐高,桥眼闭塞,仅为一隙。堤外地低于河心数丈,遇山水暴发,凭高直下,势若建瓴。冲决之患,较赤水更甚。虽年年挑沙,无如旋挑旋积,为患日深。推原峻岭不准开垦。久之,草木根株盘结坚实,沙石不致随水而下。各河旧积之沙,亦渐顺流入渭。……何可横决为患哉?即山中可垦之地不敷山民种植,而渭北蒲(城)、富(平)等县荒地尚多。但不惰农,何患无田!则数十年以后水患渐除,而深林茂树,日就蕃衍,材木亦不可胜用矣。”③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和易地安置的科学理念和决策古已有之。遗憾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使之无法实现,遂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患也无法根绝。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中农村和全国城乡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各业兴旺,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人为的原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逆转,这不能不引起更多的担忧。从赤水“桥上桥”附近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就可见一斑。例如:沿河污染严重,河水水质变差,尤其是枯水季节,渭河及其支流几乎成了臭水沟。同时,也导致了流域内的潜水被严重污染而无法利用。渭河南岸各支流的中、上游河段,涵养水源的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河水暴涨暴落,而下游河段多成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涝时洪流漫溢,毁田坏屋。因此,那种“旱则成陆,涝则建瓴”的现象比明、清时期更甚。
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由于河流基准面的变化,渭河下游河床坡降更小,携沙排沙能力减弱,淤积速度也更快。加之渭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桥上建桥(加高)的历史在遇仙河重演。1961年新建的遇仙河口桥(清初原桥名禹王桥)于1969年即加高了3.05米,1974年又再次加高了3.35米。由此推算,遇仙河口的淤积速率在60年代是每年380毫米,70年代初增加到670毫米,比前面推算的清末赤水河的淤积速率又提高了1—3倍,渭河及其支流的下游都成了悬河。2003年发生的洪水虽然流量不大,但因下游泄洪困难,造成了巨大的灾情,和上述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赤水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初,后来由于中、上游经历了百余年的水土流失,下游淤积而使下桥行洪不畅,常成水患,才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下桥桥顶架设了上桥。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上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另有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0.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2003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退耕还草11.95万公顷,退田还湖0.09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比上年多6.27万公顷。灾毁耕地面积5.04万公顷,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化肥、农药使用情况:2003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31.2万吨,化肥使用量4339.5万吨,其中氮肥2157.3万吨,磷肥712.2万吨,钾肥422.5万吨,复合肥1046.2万吨。水土流失状况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2%;风蚀19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9.9%.按流失强度分,全国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中度为80万平方公里IM电竞,强度为43万平方公里,极强度为33万平方公里,剧烈为38万平方公里。
非农建设用地实行“六不报批”: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不报批;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不报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不报批;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采取严厉措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各地停止审批设立新的开发区和开发区扩区;全国原有各类开发区6015个,已撤销3763个;各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7.8万件,立案查处12.7万件,结案12.4万件,罚没款12.2亿元,收回土地5878.4公顷。有925人被依法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2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排查出违规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2822宗,有效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
水土流失治理:2003年,全国共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5.6万平方公里,新增封育保护面积11万平方公里。修建基本农田57.3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281.3万公顷,种草43.3万公顷,建设淤地坝1560座,水窖、坡面水系等小型水利保持工程31.9万座(处),20多万公顷坡耕地退耕还林。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万平方公里。
封育保护:北京、河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市)人民政府了实施封山禁牧的决定,全国有25个省(区、市)的894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封禁区范围达52万平方公里。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2003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个县开展了以免、少耕和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旱区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8万公顷。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2003年,全国有2.2万个开发建设项目按照水土保护方案组织实施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防治面积1.9万平方公里,拦护弃土弃渣9亿吨,工程沿线和周边地区实现了大面积的绿化和美化。
森林: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589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24.9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4666.7万公顷,居世界之首。20多年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82.2亿人次,完成义务植树398.4亿株。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但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27%)的61%。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公顷)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72立方米)的八分之一,仍属森林资源贫乏国家。中国人均年木材消耗量为0.29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年木材消耗量(0.58立方米)的二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但供需矛盾仍很突出。现有森林资源的年合理供给量为2.2亿立方米,仅占需求量的40%。
草原的生态状况:全国天然草原近4.0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占有草原只有0.33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天然草原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东北西部和南方草山草坡区。牧区有草原19315.9万公顷,半农半牧区有草原5852.6万公顷,农区和林区有草原12114.8万公顷,湖滨、河滩、海岸带有草地2000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9.2%、14.9%和30.8%、5.1%。病、虫、鼠害:2003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发生总面积为878.5万公顷,防治面积为574.2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65.36%,与上年相比,发生面积增加了54.9万公顷,防治面积增加了17.7万公顷。其中主要病虫鼠害为松毛虫,2003年松毛虫发生面积139.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了10.3万公顷。2003年红脂大小蠹发生面积21.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了13.8万公顷。2003年,全国草原鼠害成灾面积3900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近2000万公顷,仅春季就发生草原鼠害面积达1800万公顷,严重危害面积近900万公顷。被鼠类危害造成的“鼠荒地”或叫“黑土滩”面积达800万公顷,占北方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3.6%.全年防治面积为666.7万公顷,占成灾面积的17.5%,挽回经济损失约6.2亿多元。2003年,草原虫灾发生面积近2666.7万公顷,其中草原蝗虫危害面积达0.18万公顷。亚洲飞蝗从哈萨克斯坦再次迁入我国新疆为害,西藏阿里地区飞蝗起飞危害草原和农区,内蒙古草原蝗虫大规模扩散迁飞,袭击了呼和浩特、二连浩特等8个城镇,前沿已达北京延庆地区。2003年累计防治草原虫害483万公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
火灾造成的损失:2003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0463起,比上年增加39%。其中,森林火警5582起,比上年增加25.4%;一般森林火险4860起,比上年增加59.6%;重大森林火险14起,比上年减少41.7%;特大森林火灾7起,与上年持平。受害森林面积45.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46.9%。因扑救森林火灾死亡39人,比上年增长77%.2003年,国家共安排森林防火资金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2003年,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387起。其中火警318起,一般草原火灾60起,重大草原火灾6起,特大草原火灾3起。受害草原面积8.97万公顷,扑火中伤2人,烧死伤牲畜129头(只)。火灾涉及内蒙古、新疆、黑龙江、青海、四川、甘肃、河北、吉林、辽宁、宁夏、陕西、山西12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草原退化情况:中国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万~70万公顷。草原质量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分布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左右,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在20%左右。产草量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主要是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和甘肃,分别达27.6%、25.3%、24.4%、24.6%、20.2%。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2003年,全国造林面积91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7.26%,其中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826.3万公顷,占总造林面积的90.6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003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木材产量继续调减,工程区公益林建设成就显著。自1998年试点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71.0万公顷,飞播造林197.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43.3万公顷。其中,2003年完成造林面积68.8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18.2万公顷,飞播造林50.6万公顷,新封山育林61.4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2003年是《退耕还林条例》正式施行、退耕还林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的第一年。从1999年至2003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219.4万公顷,包括退耕地造林586.0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3.4万公顷。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3年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各项建设任务最重,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截至2003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累计完成治理任务307.7万公顷,其中,完成林业建设任务293.2万公顷。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14.5万公顷。在林业建设任务中完成营造林227.6万公顷,完成草地治理65.6万公顷。2003年,5省(区、市)共完成治理任务132.2万公顷,包括林业建设任务111.2万公顷,草地治理任务15.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任务5.8万公顷。2003年共完成造林82.4万公顷,完成水利工程5380处。
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003年,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共完成造林53.4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48.7万公顷,飞播造林4.7万公顷。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27.5万公顷,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11.3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3.4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工程4.5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5.0万公顷,平原绿化工程1.6万公顷。工程区完成新封山育林32.5万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4.4万公顷。新建农田防护林带折合面积5.9万公顷。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2003年,全国速生丰产林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共完成各种地类造林5.9万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2.1万公顷,迹地造林2.5万公顷,非林业用地造林1.3万公顷,改培面积1.1万公顷。按培养目的划分,人造板工业原料林、浆纸林、大径级用材林所占比重较高,其中仅人造板原材料一项就占43.6%.从树种上看,北方依然是杨树、泡桐为主,南方则是桉树、相思树,分别占全部造林的32.38%和27.46%。
重大草地保护工程:2003年,重点实施了西部牧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重大项目。中央西部国债投资17.5亿元。其中,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建设3亿元,牧草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建设2亿元,退牧还草工程项目12.5亿元。建成人工饲草料基地99.75万亩,围栏改良215.52万亩,棚圈18.635万平方米,鼠虫害治理25.2万亩,种子扩繁田21.96万亩,完成禁牧休牧围栏1亿亩。项目区的草原植被覆盖度普遍比建设前提高10~15个百分点,产草量普遍增加100公斤/亩左右,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据四川省项目区测定,每亩减少水土流失190公斤。IM电竞